读一书,且歌且行——邱玉婷

发布者:郑健发布时间:2024-03-28浏览次数:10

“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每想你一次,天上就掉下一滴水,于是形成了太平洋。”1月的沈阳气温低到零下18度,家里却温暖到23度,我向来是个闲不下来的人,与其暖洋洋的睡大觉,不如把高三买的书翻开看看。一排排清一色深色书之间,一本黄澄澄的《撒哈拉的故事》映入眼帘。

 因为一本地理杂志的吸引,三毛背着行囊走进了荒凉单调的撒哈拉沙漠。我本想着这是个探险类的书,可以见识到更多远在非洲的风土人情,但我远没想到吸引我的是三毛洒脱随性却认真果敢的生活态度,更迷恋于她与她丈夫荷西之间的爱情。

书的开篇便以三毛的视角叙述了她与荷西结婚的琐事,我感慨荷西对她的感情,他总是顾全大局,总是喜欢为三毛打点好一切,总是优先爱她,而三毛却是神经大条的,她总是野蛮生长,肆意随性,喜欢一切任何新鲜的事物,但骨子里总透露着中国人特有的敏感勤恳与浪漫。

第一节《沙漠中的饭店》中写道,他回答我:“我知道你性情不好,心地却是很好的,吵架打架都可能发生,不过我们还是要结婚。”我不明白为什么面对这样一个热烈明媚的人,三毛还是推三阻四不希望他陪她来到常年40度的撒哈拉沙漠。为此我特意搜集信息,发现早在1970年三毛的未婚夫逝世,1973年她便来到了撒哈拉,她不愿意任何一个人为了她放弃自己的生活,何况是一个出身在生活安稳的西班牙家庭里的人。而即便是这样,荷西不顾一切提前来到这片沙漠上,为他们寻了个住处,他们一起“白手起家”,用包裹集装箱的木板打家具,用最简单的食物填饱自己,用最匮乏的资源探索这篇白黄色的沙。最后三毛选择了荷西,选择了她最能伸手触摸的幸福,就像三毛说的“荷西有一个很大的优点,任何三毛所做的事情,在别人看来也许是疯狂的行为,在他看来却是理所当然的。所以跟他在一起也是很愉快的事。”

婚后她成了一个快乐的家庭主妇,在那大沙漠里,没有太多的水,只有沙子,但是她还是活的快乐,她用中餐款待荷西;她教邻居的女孩子们认字;她用简单的医疗知识解除邻居们的病痛;她把在撒哈拉简陋的家布置得极具艺术,富有美感;她空闲时间在沙漠里练习毛笔字;她开着破旧的车驶进沙漠深处......桩桩件件证明了她的聪明,她的爱。她活得像个不羁鸟,自由疯狂,令我神往。

“我的半生,漂流过很多国家。高度文明的社会,我住过,看透,也尝够了,我的感动不是没有,我的生活方式,多多少少也受到它们的影响,但是我始终没有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将我的心也留下来给我居住的城市。”在这片沙漠上,人类的控制与压迫欲望,嫉妒与偏见的丑恶嘴脸被无限放大,但撒哈拉威人淳朴的性情,让三毛在这里读懂这个世界,而我借着她的文字,也好似流浪了一段时间,让我读懂了撒哈拉美丽的日出日落,撒哈拉独具一格的沙漠风景,更让我读懂了在大漠驼铃之下撒哈拉威人最原始的心。

(作者:邱玉婷   责任编辑:马尉博   审核:郑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