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全体学生:
按照学校《关于组织开展“建功新时代,青春正当时”2024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现将学院具体安排如下:
一、活动主题
建功新时代,青春正当时
二、参与人员
学院全体本科生、研究生
三、实践选题
主题一理论普及宣讲团
倡导学生实践团队结合学科专业,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宣讲和科普服务宣讲,坚持把理论和实践联系在一起,走进基层、边远地区、社区、农村、军营等,精心设计开展有内涵、有人气的宣传教育活动,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信心满怀地紧跟党的核心、人民领袖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主题二基层治理先行团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学生应深入社区参与公共事务,全面调研了解基层治理现况,积极探索基层治理现代化方式,助力乡村振兴。学生应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承担社会责任,发挥青年力量,做一次有特色、真流汗、作贡献的劳动教育实践。
主题三科技赋能振兴团
为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关于“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号召,鼓励同学们努力发挥专业优势,探索行业发展前沿趋势,在走访调研中凝练创新思路、提炼创新举措。同时,鼓励同学们将专业研究方向与乡村振兴实际相结合,深入田间地头,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践检验自身、找差距、补短板,同时为乡村振兴提供科技力量,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主题四党史学习教育团
广泛学习宣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依托各地红色资源,开展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以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深化仪式教育,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在实践中总结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青团的百年光辉历程、伟大贡献和宝贵经验,立志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主题五民族团结实践团
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西藏、新疆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开展“民族团结我践行”社会实践活动,到西藏、新疆等民族地区开展国情考察、地球第三极保护行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实地调研和观察,当好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者、示范者和践行者,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主题六石大宣传代言团
(1)“寄情母校,圆梦石大”2024年学生招生宣传大使活动。回到中学母校开展报告会、交流会、宣讲会等活动,与中学师生现场交流,弘扬石大精神,展现石大的优良传统与石大学子的风采,提升我校美誉度和影响力,展现我校学生的精神风貌,以加强与中学之间的合作交流为纽带,为中学师生搭建了解大学生活和认识石大的桥梁,形成全员参与招生宣传工作的新格局。具体通知及要求见教务处本科招生网站链接。
负责单位:教务处招生办公室
联系电话:0532-86981305
(2)“学生资助宣传大使”活动。根据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关于开展“学生资助宣传大使”和“学生资助志愿服务”活动的有关要求,学校将聘任部分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担任我校2024年“学生资助宣传大使”,利用寒暑假和课余时间开展学生资助宣传工作。具体通知及要求见党委学生工作部(武装部)网站。
负责单位:党委学生工作部(武装部)学生资助中心
联系电话:0532-86983247
四、实践内容
各实践队可参考“N个1”设计实践方案,包括但不限于阅读1本经典党史团史著作、组织1次座谈交流、走访1位典型人物、开展1次社情民情调研、参与1次生产劳动、形成1组视频或图片作品、撰写1份实践报告。
1.阅读1本经典党史团史著作
针对社会实践选题,结合党史学习教育,阅读一本经典著作并学习相关文件、讲话,提升理论水平,促进实践活动。
2.组织1次座谈交流
针对理论学习收获、实践计划、实践见闻、心得体会等内容,组织头脑风暴、集体讨论、成果展示等交流活动,推动社会实践走深走实。
3.走访1位典型人物
根据实践主题,面向英模本人或亲友、基层干部、“两新组织”负责人、新兴行业从业人员等群体,精心选取走访对象、设计访谈内容,从典型人物的经历中了解社会变革、启迪人生智慧。
4.开展1次社情民情调研
针对实践选题涉及的行业、单位和人群,在前期学习、思考的基础上,带着问题走进一线,通过问卷调查、实地参访、座谈交流等方式,全面、客观地了解社情民情、梳理意见建议。
5.参与1次生产劳动
在企事业单位的岗位上参与实际工作,尤其是充分利用专业知识,在生产研发和疫情防控一线接受劳动教育。
6.形成1组影像作品
在实践过程中,注重采集视频、照片等资料,精心剪辑有较深内涵、故事性和美观性强、传播效果好的影像作品。
7.撰写1份实践报告
系统梳理社会实践的筹备、实施、成果、收获与不足,撰写完整、客观、有价值的实践报告,并在开展长期性、学术性的实践方面做出探索。
五、实践原则
1.鼓励学生结合自身专业开展实践,走进相关企业,开展研学活动。鼓励学生将2023年暑期社会实践项目持续深入进行(2023级本科生为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2.学生可采取团队或个人两种方式开展实践。鼓励跨学校、跨学院、跨年级、跨专业组队,每支队伍以4-15人为宜,为保证社会实践活动开展质量,建议每人最多参加一支队伍。
六、组织保障
1.加强宣传,扩大效果
各实践团队和个人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注重做好校内外宣传报道和信息报送工作。有向学院投稿意向的,请将活动新闻稿发至邮箱20220088@upc.edu.cn;有向青春石大、中青网等其他校内校外媒体投稿意向的,咨询融媒体中心进行相关推送工作。具体注意事项后续于2024寒假社会实践宣传群(QQ:689786896,每支实践队至少有一人入群)通知。
2.保障安全,严防意外
参与实践活动过程中,必须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安全教育落实到人,安全防范落实到位。实践队队长所在单位为第一责任单位,指导教师为第一责任人,秉着“谁立项谁负责,谁指导谁负责”的原则。
各实践团队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申报立项时间开展实践,需要变更实践时间的团队和个人需要在实践开展前5个工作日向学院团委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指导中心申请备案。各实践团队和个人在实践时间内须每天按要求在相关QQ群组内进行安全汇报。
七、工作安排
1.2024年1月7日前
各实践队根据针对实践选题完成组队、立项,并将附件1、2于 1月6日18点前提交到chujiantw06@163.com邮箱(命名格式:主题类型+实践队名+负责人姓名,例:主题一+XXX队+XXX)。各实践队由队长和另一名成员加入储建学院2024寒假社会实践群:(QQ:753414505)。其他事项群内通知。
2.2024年1月7日至1月13日
学院团委根据立项情况,开展相关培训。学院团委开展寒假社会实践安全教育,组织签署社会实践个人责任书等。
3.2024年1月14日至2月24日
各实践团队和个人根据计划赴实践地开展活动。
4.2024年3月5日前
学院团委对寒假社会实践情况进行总结,并于新学期开学后两周内将优秀社会实践总结材料(包括社会实践报告、图片和视频资料等)、学时认定材料报送实践中心。
5.2024年4月1日前
校团委将组织有关专家对各二级团委推报的社会实践成果进行审阅评选,认定和发放学时。
联系人:韩栋庭17854217135
张保国15075952267
李琳美13527965461
共青团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团委
二〇二四年一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