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星|| 崔凯翔——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发布者:李峰弼发布时间:2020-06-12浏览次数:1068

个人简介:崔凯翔,男,中共党员。2017年推免本校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储运方向)研究生,师从博士生导师李传宪教授。自入学以来,共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数学建模美赛、石油工程设计竞赛、油气储运设计竞赛等高认可度的国家级、省级科技竞赛奖励10项,其中9项为第一作者,5项为全国一等奖。学习方面研究生综合测评专业第一,获得一等学业奖学金、中国石油奖学金。发表学术论文6篇,其中一作4篇,3篇为SCIEI论文,并有一篇论文评为国际会议优秀论文。本人二作(导师一作)申请发明专利两项,第一作者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授权软件著作权1项,主持校级研究生创新基金一项。还作为骨干承担了中石油、中石化多项企业委托项目研究工作。学生工作方面曾担任班级班长、课题组学生党支部书记、学校党委统战部研究生助管等职务。曾2次获评山东省优秀毕业生、学校2016年度“十大科技标兵”(全校10人)、2019年度“科技之星”(全校12人)等各类荣誉奖励30多项。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20191231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新年贺词,提出了“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要求,我深深体悟到,这也正是我们当代青年需要不断追求的精神境界。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来到中国石油大学学习已经7年之久,幸运的见证了学校建校6065周年的纪念活动,见证了石大的厚重历史,见证着全体石大人对“家国同心、追求卓越、惟真惟实、艰苦奋斗”的不懈追求与高尚情怀。石大塑造了我、改变了我!

一、家国同心、坚持做服务行业的科研

作为石油大学的学子,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石油工业进步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自大四确定保送研究生后,就作为骨干参与导师多项面向油田、面向管道的科研项目。

2017年,赴中石油某管道公司某一线输气站场开展科研项目等工作。在一线站场与站场职工同吃同住同劳动,针对输气站场的腐蚀与防护、阀门等设备维修维护等开展科研合作与研究。相关成果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项、发表学术论文3篇。

2018年针对中石化某管道公司两条输油管道沿线土壤温度场测试问题,曾多次沿管道沿线走向开展测试与设备安装工作。记忆最深刻是有一次在一片无遮无拦的田野里,我们刚刚将测试设备打入管道测试点,天气突然发生变化,一阵暴雨突然就倾泻下来,唯一一把伞我们留给了测试设备和样品,不到一分钟,我和几个同学衣服都湿了。最终,这次科研项目我们撰写项目报告两份,个人授权实用新型专利一项、申请发明专利1项。

2019年,曾多次赴中石油长庆油田某采油厂和黄岛某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开展科研工作。针对长庆超临界二氧化碳采油后采出水的腐蚀结垢问题,石油战略储备库的原油性质变化问题开展了科研工作。项目成果最终发表投稿SCIEI论文4篇,CSCD论文1篇,申请发明专利1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

二、追求卓越、励志做专业班级引领者

自研究生入学以来,就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并担任了专业班级的党支部的书记。在班级党支部中针对党员教育、入党积极分子开展了经典读书会、两会精神学习等许多学习教育活动。在生活中,也协助班长开展了篮球赛等集体活动,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在学习成绩方面,研究中期综合测评成绩名列专业班级第一,获得了学习优秀一等学业奖学金、中国石油奖学金、研究生优秀生源奖学金、研究生科技创新奖学金等多项奖学金。

三、惟真惟实、坚持做实践创新践行者

在做好科研和学习的同时,也积极参加实践创新活动。先后参加并获得了全国大学生油气储运设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石油工程设计竞赛三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一等奖、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设计三等奖、山东省大学生挑战杯一等奖、二等奖等实践科技竞赛活动。在科技竞赛中,不仅巩固了平时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也将其应用到了具体的实践当中去,还带动了许多师弟师妹和本科生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

同时,研究生期间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针对社会资本进入油气基础建设开展了实践调研,相关成果也入围了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能源青年行社会实践全国五强团队,与中国人民大学的调研实践团队共同获得竞赛最高奖项最佳调研团队的荣誉称号。

四、艰苦奋斗、励志做又红又专新青年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艰苦奋斗、又红又专”应该是我们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永远不变的底色。在研究生期间,先后担任班级党支部书记、课题组党支部书记、学校党委统战部研究生助理等工作。在这些工作中,我始终能够做到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积极开展了一些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取得老师和同学们认可与肯定,并荣获学院优秀共产党员、学校优秀研究生等荣誉称号。

2019年,荣幸的入选了学校“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的高级班:第25期“新时代卓越青年班”。通过在卓越班理论授课、基层锻炼、交流访学、社会实践、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学习和实践,自己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综合素质又有了很大对提升。

五、总结

能够取得这么多成绩,我将其总结为学校、学院和各位老师们的辛勤培养,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学校和学院一直我们每一个想要去努力和奋斗的学子提供了很好地平台,让我们有舞台去施展自己才能与热情。老师一直在我们工作学习给我们精神上、学识上的鼓励与支持,使我们有能力和热情去奋斗。

未来的日子里,我们需要的是“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将我们火热的青春同祖国发展统一起来,为我们的祖国,为我们自己去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