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看到事件被爆上热搜,下方的评论都是满目疮痍,能看到的只有戾气,戾气和戾气。不在乎新闻的真实性,甚至不问出处,眼里只看到一个机会,能把现实的挫败当成一种怀才不遇,又转化成负面情绪甩给社会的机会。网络打开了一个自由的端口,同时,也是一个潘多拉魔盒,让心中的欲望无限地膨胀。
时常可以看到网友在四处夸夸其谈,若是深究其来源,有的不过是抖音快手主播的饭后闲谈,甚至是QQ看点里营销号的几句鼓吹,就被奉为圭臬,什么场合都可拿出显摆。私以为,这个端口的开启,既是我们通向新世纪的捷径,同时,也让许多人的价值观变得脆弱无比。
媒体中鱼龙混杂,有的媒体为了一个热点不惜信口雌黄,而以讹传讹的后果,就是无法分辨信息的真假,在错误上越走越远。正是由于信息不变真伪,很多人的价值体系是建立在碎片化信息上的,而这些信息是否属实,又不得得知,起初还会质疑,往后则愈加麻木了。没有独立的价值观和思考模式,自然更容易被他人植入观念,那么价值观的松动现象就会愈演愈烈。拿着狭隘的思想和混乱的信息武装自己,只是在掩耳盗铃罢了。
在我看来,唯有好读书,读好书,才是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最好途径,即便是看新闻,也应该看权威,多思考,而不是看了一篇文章就大放厥词,这不仅害己,还会害人。有了清醒而独立的思考模式,我们在看待问题时才不会被根植的先入为主的观念影响,能跳出问题本身,做到旁观者清,也就足够了。
渔夫曾问屈子“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但这并不是教我们去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而恰恰相反,渔夫是看得透彻,才有这般发问。我们若是真的那么容易被挑拨,岂不正中了煽风点火之人的下怀?不妨遇事时,先收起自己的长篇大论,多做思考,多看形势,再抒己见,这样,邪恶之人的阴谋,便不攻自破了。
前些日子看到有人深扒钟南山院士和李兰娟院士的儿子云云,我看到乌烟瘴气的评论区,是有些愤懑的。可以清楚地看到,有的人并不是为了正义打抱不平,只是把对自己的自怜自爱转化成对他人的恶语相加。在《狂人日记》里,后面哪还有人在乎“我”踹没踹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只不过为了“吃人”而造出些堂而皇之的理由罢了。现在的网络舆情也同样如此,一旦出事,不问黑白,便是一顿噼里啪啦的进攻,在网友的眼里,他的目标在吃人,可殊不知,吃人的正是想要消灭吃人者的人。我们每个人都是平凡的人,但是一群平凡的人站在一起,做出的事定然不凡,因此,我们的一言一语,不是无足轻重,而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可知,不问是非的舆情和铺天盖地的网络压力,不知湮灭了多少原本一清二白的公众人物,这说得上是一种教训了。
《谈骨气》的第一句,想必每个人都不会忘记: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那么面对这些有心之人挑拨,是不是该拿出些中国人的骨气来呢?我们的国家正在康庄大道上行走,这是一条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不断优化的道路,也需要我们人民给她时间,给她空间。我们的国是我们的国,若是她累了,我们应是她最强的后盾。我希望更多人在变幻莫测的新时代局势面前,能坚定不移地支持我们的国家,能同甘,也能共苦。在纷乱复杂的舆情面前,选择坚持,选择相信。
如果看不清这雾霭背后的真相,就读书吧,在阅读中思考;在实践中思考;千言万语,究其根本,还是那句话,如果你心中有阳光,就无人能够阻止玫瑰的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