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工作】党支部工作应知应会

发布者:张程发布时间:2020-01-07浏览次数:2410

一、职责定位

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使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智杰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

二、工作原则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守党章;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做到“两个坚决维护”;坚持践行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三、组织设置

1、条件:正式党员3人以上,一般不超过50人。

2、领域: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社区、社会组织、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连(中)队以及其他基层单位。

3、基本任务: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党组织及本党支部的决议;讨论决定或参与决定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重要事项。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党的指导思想,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做好思想正式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密切联系群众,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工青妇等群团组织。教育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做好经常性发展党员工作;发现、培养和推荐优秀人才。监督党员干部和其他任何工作人员。实事求是提出意见建议,及时向上级报告重要情况;坚决同各种违纪违法行为作斗争。向党员、群众通报党的工作情况,公开党内有关事务。

四、工作机制

1、党支部党员大会

☆定位:党支部的议事决策机构。

☆开会频次:一般1/季度。

☆表决条件:半数以上有表决权的党员到会。

☆通过条件:赞成人数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党员的半数。

☆召集主持:党支部书记(书记不能参加的,可委托副书记或委员)。

2、党支部委员会

☆定位:党支部日常工作的领导机构。

☆开会频次:一般1/月,根据需要随时召开。

☆开会条件:半数以上委员到会。

☆召集主持:党支部书记(书记不能参加的,可委托副书记或委员)。

3、党小组

☆定位:落实党支部工作要求,完成党支部安排的任务。

☆开会频次:一般1/月。

☆职责:组织党员参加政治学习、谈心谈话、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等。

☆召集主持:党小组组长。

五、组织生活

1、“三会一课”

☆制度内容:组织党员按期参加党员大会、党小组会和上党课,定期召开党支部委员会会议。

☆开展要求:突出政治学习和教育,突出党性锻炼,以“两学一做”为主要内容,结合党员思想和工作实际;党员领导干部应当定期为基层党员讲党课,党委(党组)书记每年至少讲1次党课。

☆主题党日:每月相对固定1天,组织党员集中学习、过组织生活、进行民主意识和志愿服务等。

2、组织生活会

☆召开频次:每年至少1次,一般在第四季度。

☆召开形式:支部党员大会、委员会会议或党小组会。

☆会议要求:会前,确定主题,认真学习,谈心谈话,听取意见;会上,查摆问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明确整改方向;会后,制订整改措施,逐一整改落实。

3、民主评议党员

☆开展频次:一般每年1次(可结合组织生活会一并进行)。

☆开展程序:党员大会组织个人自评、党员互评、民主测评,支委会会议或党员大会评定(人数多的,前两评可在党小组进行)。

☆内容:“两对照一分析”。

4、谈心谈话

☆开展频次:一般每年不少于1次。

☆谈话范围:职位之间、支委和党员之间、党员和党员之间。

☆要求:坦诚相见、交流思想、交换意见、帮助提高。

☆必谈情形: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和出现重大困难、身心健康问题突出;受到处分处置及有不良反应的。

六、党支部委员会建设

1、党支部委员会

☆设立条件:正式党员7人以上。

☆成员人数:委员3-5人,一般不超过7人。

☆成员组成:书记和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检委员等,必要时可设1名副书记。

☆每届任期:村、社区支委会5年,其他一般3年;延长或提前期限一般不超过1年。

2、支部书记(副书记)、委员

☆产生:书记、副书记一般由党支部委员会会议选举产生,报上级党组织批准,必要时由上级党组织指派;委员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报上级党组织备案。

☆职责:书记主持党支部全面工作;副书记协助党支部书记开展工作;其他委员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工作。

☆书记任职条件:一般1年以上党龄,政治素质良好,热爱党的工作,有一定政策理论水平、组织协调能力和群众工作本领,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带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党员、群众中有较高威信。

☆书记培训要求:每年至少参加1次县级以上党组织举办的集中轮训。

☆述职评议:书记每年向上级党组织和党支部党员大会述职,接受评议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