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团员标兵——褚奇

发布者:张钦发布时间:2019-11-21浏览次数:1073

时光不负,梦想可期

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  褚奇

褚奇,男,1993年11月生,中共党员,2017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现于本校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研究生在读,任校研究生会副主席。曾获第一届全国大学生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全国三等奖,第五届中国研究生石油装备创新设计大赛全国三等奖,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三等奖,第五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青岛市“一星级红十字志愿者”,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来杯”青创赛一等奖,2019年山东省青少年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大学生学术课题成功立项。曾获2018-2019年度“十佳团员标兵”,优秀共青团员、体育标兵、活动优秀组织者等。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回首刚来到青岛时候,我还是个刚刚高中毕业的小伙子,怀着对大学的热情进入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一边学习基础理论知识,一边涉足石油专业领域,汲取知识,热爱钻研,并注重与同学们不断交流学习,严格要求自己,不管是文化课还是专业课的学习,我都认真对待,所学的每一门课程都具有各自的一些特点,都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基础,特别是在专业课的学习上,不仅要完成课堂上教师交给的作业,我在课下更喜欢搜索实际工程案例,了解石油天然气行业的现状,探索一些新思路、新方法,这对自己有非常大的启示,同时我还注重理论课的研究与学习,然后用理论指导实践,更好地达到学习的目的。我从小就偏科严重,英语很薄弱,上大学之后也一直在努力弥补,最终顺利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同时也取得了计算机三级证书、二维CAD技术认证证书、ERP工程师职业能力证书。此外,还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阅读其他学科的相关书籍,喜爱涉猎各方面的书籍,经常参加各方面的讲座,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虽然保研失利,但是并没有打击到我继续深造的信念,我毅然走上了考研的道路上,一年的考研复习,我没有丝毫的松懈,深夜埋头于书本,周末攻读于桌前,但我坚信只有认真努力去做,才能不辜负自己的时光,最终成功考上研究生进行深造,研究生生涯与本科不同,当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后,自己的主攻的专业方向会变得很窄,当然研究得也会越深,做实验、做项目、做论文,时间总是很紧张,同时也收获满满,往后加倍努力,奋发向上取得更好的优异成绩。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积极投身实际工程项目之中,参与中海油等企业横向项目十余项,内容涉及海底管道完整性管理、大型海上油气集输工程、陆地终端处理工艺等,对BZ26-3WHPA至BZ26-2WHPA、QK18-1至渤西终端新厂、CFD18-2WHPC至BZ13-1WHPB、SZ36-1至绥中原油终端厂、CB-A至CB-B等海管进行通球内检分析,参与东方13-2海管排水干燥惰化项目,在南海随船作业历时40余天,期间经历过工程上的种种困难,也经受台风来袭时的现场抗风及浪涌冲击,克服了诸多困难最终项目成功完成。

大二暑假远赴云南省盈江县芒璋罗朗小学进行支教活动,希望以自身的实际行动给当地的孩子们带去一些希望和帮助。我主要是进行“科学小实验”的实验课教学。通过“漂浮的针”、“带电的气球”、“神奇的牙签”等诸多小实验,让孩子在体验和实践科学家的生活过程中,涉足科学素养,提升综合能力素质特别是创造能力素质。除了教学任务之余,我还进行第二课堂的讲述和家访情况的调查。学生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学生家一般都是竹房子,夏天有蚊虫,冬天不御寒,晚上家里只能开一个昏暗的灯泡,靠烧火柴取暖,教师资源严重缺乏,一个老师要教很多门课程,导致没有时间辅导个别差生,支教期间,每晚都要辅导孩子们做作业直到晚上10点钟。支教结束后我们通过对他们的实际记录通过后期的宣传和联系,给他们提供最实质的帮助。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在校研究生会做学生工作已经有两年时间了,从刚开始的干事做起一直到副主席,我学到了很多宝贝的经验,成功举办了第十四届研究生“云帆杯”排球赛、2018年研究生师生乒乓球交流赛,在研究生骨干培训班期间,负责素质拓展活动和班务事宜。在校团委的指导下积极工作,负责2018年校研会迎新工作、“校园直通车”、思美节游园活动等,发放问卷2500多份,解决广大学生的突出权益问题十余件,推文十余篇。校研会是全校研究生的服务者和领跑者,抓好学生干部(干事)队伍建设势在必行,并且时刻不能忽视。开展了中国石油大学研究生会“做表率、讲奉献、严纪律”主题教育活动的督导工作,完善了校研会内部考核制度,增强干部淘汰推出制度,增加对各院研究生会考核制度,组织校研会副部长级学生干部主题教育活动学习,召开校研会民主专题生活会。从过去的经验浅薄到现在的游刃有余,从过去的手足无措到现在的胸有成竹,从过去的简单单调到现在的丰富多彩,我越来越感觉到校研会是为同学服务的平台,是老师与同学交流的纽带,希望校研会能更加落地,更好地为同学们服务。

回忆我的学生生涯,我收获了很多很多,在各个方面都获得了巨大的进步。它给我不仅仅演绎了一场多彩的幕剧,更重要的是让我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经历了无数的考验、挑战和历练。感谢石大让我在思想境界、知识水平、工作能力等方面都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我将整装待发,将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心高度的责任感去迎接新的挑战,攀登新的高峰。